工作动态
法律服务万余次政府埋单12载
发布时间:2018/6/20 17:10:11  浏览次数: 次  来源:法制日报

法制日报记者  黄洁 见习记者 张雪泓

延庆区地处北京西北部,为北京远郊区县,其中70%以上为山地,农村、农民法律需求多。

2017年春节前夕,来自河南、河北、山西等地的几十名农民工来到延庆区沈家营公益法律服务中心,向这里的工作人员表达谢意。

“可算拿到俺们的血汗钱,这回能安心踏实地回家过年了!太感谢了!”原来,这99名农民工均受雇于沈家营镇的个体老板王某,他们先后在前吕庄村栽树,工期持续近两个月。活干完后,农民工多次找王某索要劳动报酬,但王某一直以发包方未支付款项等理由推拖。无奈的农民工来到了沈家营公益法律服务中心,在中心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案件很快进入调处程序。通过工作人员坚持不懈地做工作,最终促使矛盾双方达成调解协议,99名农民工如愿拿到自己应得的100余万元血汗钱。

如此受援者表达感激的一幕经常在延庆区出现。据了解,2006年11月,延庆区司法局启动建立农村公益法律服务体系,在北京市率先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农村、农民免费提供法律服务。该体系除了设区级指导中心,还在18个乡镇街道设立乡镇级法律服务中心,在406个村(居)设立村级法律服务室,实现了全区法律服务全覆盖。

免费为劳动者讨要工资

家住延庆区儒林街道的李大姐是北京某汽车公司的一名工人,于2012年8月通过招聘来到该公司工作。由于李大姐不懂法律,工作期间,公司一直以种种理由不与她签订劳动合同。同年10月12日,公司突然以效益不佳为由辞退了李大姐和其他3名工人,并拒绝支付最后一个月的工资。

得知儒林街道公益法律服务中心可以免费为劳动者讨要工资,心急火燎的李大姐来到了中心。了解李大姐的遭遇后,工作人员沈倩告诉她,只要有在公司上班的证据,工资肯定能要回来。在询问了劳动内容、工时、加班时间及押金条后,沈倩为李大姐办理了法律援助手续,并为她免费代写了劳动仲裁申请书,指导她递交到延庆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开庭那天,沈倩和另一名同事向仲裁委提交了充足的证据,并据理力争。在仲裁庭的支持下,李大姐以及其他3名工友当庭就拿到了被拖欠工资、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以及期间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共计1万余元。

专业队伍援助困难群众

据了解,在2006年延庆区法律服务中心首批招录的30名工作者中,有22名至今依然在一线从事着法律服务工作。

“案件补贴项目增多,补贴标准上升,大家的工作动力和干劲就足了,队伍就稳定了。”延庆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公益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基本工资由政府支付,但从2008年开始,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和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每年分别向延庆区捐赠20万元资金作为案件补助,这些援助资金大大弥补了区农村公益法律服务项目经费不足的缺口,使他们能继续有序推进该项目的实施,扩大受援范围。“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众得到法律援助,才能有效化解延庆区基层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该负责人说。

据介绍,延庆区的每个公益法律服务中心都由两名法学专业大专以上的毕业生组成。服务形式包括担任政府、村集体及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法律顾问、无偿代理涉农诉讼案件、承办非诉讼法律事务、调解矛盾纠纷、协助办理涉农公证、开展法律宣传和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等。

提升办案水平服务水平

据了解,提高处理疑难、复杂纠纷能力,更好地满足农村、农民的法律需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农村公益法律服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2015年,因养老保险及工资等问题与单位产生矛盾,北京汽车玻璃钢有限公司的110余名职工集体罢工。他们来到延庆区康庄司法所咨询,并表示准备集体上访。康庄镇公益法律服务中心立即安抚职工们情绪,并建议他们选出5名代表反映问题。随后,中心工作人员了解到,职工们认为,单位存在工资不合理、加班时间长、保险不完善及克扣工资等问题,侵犯了他们的权利。了解职工诉求后,法律服务工作人员紧急制定了应对方案,当日就与该公司主要负责人进行沟通。次日,工作人员赶赴该公司寻求问题解决方案。经过充分讲解职工罢工利害关系及劳动者权益保障法律法规,该公司领导当场表示愿意与职工代表坐下协商解决问题。3天后,矛盾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

记者了解到,为提升规范化服务水平,提高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办案能力,延庆司法局还专门聘请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律师,对工作人员开展专项业务培训。律师们为农村公益法律服务工作者举办各类专题辅导讲座,内容涉及追索劳动报酬、宅基地纠纷、遗产继承、农村土地留转以及案卷整理等。

12年来,延庆各公益法律服务中心50多名工作人员承办了大量涉农案件,有效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他们累计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27489次、代书23123份、代理诉讼5351件、调解纠纷4326件、代理非诉讼案件5427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1.35亿元。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山东禹城创新工作模式打造“贴心”法援品牌
[下一篇]:带走相聚短 留得思念长-记“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李传友